PAGE TOP
周益記
歷程

後車路自宅的想像

2023 年 3 月 31 日
周友達

周益記從北門街到長安街大約160坪,從阿公的時代開始,都是住在臨北門街的樓房。後方臨長安街是一層樓的閩南瓦屋,有獨立的門牌號碼和出入大門,一直都是出租用,直到民國70年左右租客搬離為止。

周益記的古蹟套繪地籍圖,臨長安街閩南瓦屋土地為紅點圍起來的255和226-2。

民國100年整合產權再進到屋裡勘查時,後方的閩南瓦屋已然頹圮,只剩下部分的木樑柱和屋瓦。第一任設計師建議應先清理,方便臨北門街樓房的維修。可惜當時我還不懂,即使是如廢墟般的破舊房子,在清掃整理前也應該先測繪記錄,思慮不周便留下了遺憾。

門牌地址為長安街50號的閩南瓦屋在2011年時已頹圮。

接著是樓房的維修和空地的利用,整合思考但分開處理。最後決定樓房登錄古蹟,用「世界遺產」的原則再利用;後車路的空地建自住宅邸,並在功能上提供古蹟營運適當的協力。

興建自宅的第一步是確定自己的需求和原則。為了探尋想法和靈感,我開始上課、看書、四處參觀學習。2014年底,交大建築所龔書章老師在台北舉辦一系列介紹建築的講座,幸而能由此一窺建築的堂奧。那陣子開始逐漸熟悉中外建築界名人,也慢慢知道該找哪些書來看。走路去吃九如的菜飯和湯圓,再到旁邊的敦南誠品按心中疑惑買本書解決問題。每週兩次的固定行程,就這樣從陳其寬、漢寶德、貝聿銘,讀到萊特、路易斯康、法蘭克蓋瑞、札哈哈蒂,再讀到辰野金吾、隈研吾、安藤忠雄,如同被滿室故宮國寶環繞般,悠遊於大師作品間讓人不住感動激賞。這時我喜歡上重建在北美館旁,結合東西方觀念的「王大閎建國南路自宅」,又因為毛森江的書而鍾情於實踐大學校舍的清水模外觀。

經過一番學習與思考,確定了幾個設計的原則:一、所有華麗的裝飾和色彩只在周益記,它是接待賓客的主體;後棟為居住用,風格低調不搶戲,一樓作為供古蹟訪客休息或活動用的公共空間。二、後棟量體雖然較大,但視覺上須儘量隱藏不壓迫,也不能阻擋中庭及廊下的日照。三、前後棟設備、水電瓦斯與空調系統各自獨立,達到公與私的分隔。

建築師初期提案,表現了家人的互動和動線,以及與古蹟間的關係。

因為是把一塊地分成兩塊使用,既有修復也有新建工程,考量到整體的搭配協調,決定由負責修復設計的章德所引薦的林碧雲建築師規劃後棟設計。林建築師是章德在淡江建築系的學姊,在新竹執業,同時也在大學任教,風格善於呈現人與建築間的互動。於是我們在2015年底完成簽約,開始自宅設計的討論。

2019年整修共同壁、規帶、馬背。

進入設計階段後,必須認真思考幾道先天條件造成的難題。第一道是臨長安街面寬7米,優點是一樓寬敞可以停放兩台車,但缺點在於格局不易規劃,初期提案甚至有長走道、無窗廁所等問題。解決的轉機是48號鄰居想處理外牆防水,我順勢請工班卸下共同壁的斗子砌舊磚留作他用。當時我站在牆邊突然有了靈感。如果與鄰房之間留2米寬作為通道,其餘5米寬度作為建築本體,這麼一來不但方便規劃房間格局,同時也能增加採光和自然風進出,解決好多問題。

新設通道後的三樓,通風與採光兼顧。

第二道難題是這塊建地是個奇怪的L形,長安街入口7米寬,後方臨古蹟側卻足足有14米寬。初期曾想過是否跟52號鄰居討論「合併再分割」的可能,但老實說,幾年前土地鑑界時和鄰居聊過這件事,後來沒再繼續討論便不了了之。話雖如此,我還是以簡圖設想了一下,如果整併再分割時如何處理較好。

紅色鄰房與綠色自宅的土地形狀,A為現狀,B、C為整併再分割的想像。

第三道難題是北門街與長安街的高低落差。相較於平行的長安街和中山路40巷,北門街的地勢較高,若是和大同路、中正路相比就更明顯了。周益記樓房前後尚無高低差,可是後棟自宅的前後落差竟達約45公分。不過,我又想把後棟面向古蹟的緣廊墊高,如同日式房子的緣側般,能輕鬆坐著把腳垂放下來欣賞周益記的背立面。於是為了解決前後高低差的問題,從長安街進門後做了無障礙坡道設計。

一樓平面圖建築線為基準,最右側線界+45公分,一樓地板最右側+80公分。

歷經數不清次數的討論,我和雅瑮對自宅的想像與碧雲建築師的設計巧思終於完整呈現在具體圖面上了。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22 年 7 月 28 日
2020~2021 疫情下的漫長修復過程
2022 年 7 月 28 日
2020~2021 疫情下的漫長修復過程 2
2023 年 1 月 27 日
三地修復的字畫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