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周益記
歷程

檳城華人的花花世界

2023 年 5 月 5 日
周友達

2015年閱讀了一本書,名叫《看得見的城市》,書裡講的是15世紀末開始的東西方貿易和幾個重要的貿易城市,比如檳城、馬六甲、新加坡、廣州、巴達維亞和長崎。恰好在同一年有個珍貴的機會能跟著康鍩錫老師遊覽馬來西亞,親身感受華人的洋樓風情。

2015年8月的行程,從馬六甲到檳城,一路上受到許多曾來台念書的馬來華人們的熱情照顧與詳細解說,衷心感謝。而這趟旅行過程中,除了看見馬來華人的精彩,也不斷聽康老師提到一個關鍵詞—「大士爺」。

大士爺是道教中掌管孤魂滯魄的神祇,也是農曆7月行事的一部分。紙紮大士爺的習俗在台灣不多見,但在馬來華人圈卻是中元祭典的重頭戲,而且據說每年要增高一吋,甚至大到政府得出面限制。此次旅程中有幸得以躬逢其盛,在檳城對岸的大山腳親眼見識了中元普度的主要儀式,場面確實壯觀。信眾虔心帶著各式供品香燭參與盛會,跪拜時一面祝禱,感謝一年以來的庇佑和照顧,同時也祈求來年平安順遂。就我的觀察,前來祭祀的不只華人,絡繹不絕的信眾中也不乏印度人和馬來人,想必大士爺是不分膚色種族有拜有保佑的。

大山腳埠眾盂蘭勝會的大士爺金身。

馬來西亞另一個特色是建築。16世紀葡萄牙人來到馬六甲,接著荷蘭人、英國人也接連前來貿易、殖民,華人則在地方發展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尤其19世紀末開始有大量華工到此闖蕩奮鬥,討生活的同時也把原鄉信仰、會館和宗親組織帶到了馬來西亞,當中也有致富成為地方領袖(甲必丹)者,所以在當地可以看到會館、觀音廟、媽祖廟、公司(同姓宗祠),還有騎樓(五腳基)、西洋人規劃的店屋(Shophouse),以及甲必丹華洋融合的豪宅。

曾聞李乾朗老師盛讚原汁原味的潮州和閩南建築在檳城,所言果然不虛,但讓我最驚訝的,還是甲必丹豪宅的華洋融合。荷蘭彩磚地板、中國風水中庭、廣式螺鈿酸枝家具、蘇格蘭鑄鐵欄杆、中式粉彩碗盤、擂金彩繪、彩陶花瓶座、木雕隔屏、玻璃宮燈與改良自油燈的吊燈等,各品項都採用當時國際上最傑出的物件,現身在同一空間中竟然還能讓人感到絢麗且不違和。

馬來行的續集在2018年夏天上演,這次是和周益記工作夥伴們一起造訪檳城,而且幸運地邀請到檳城古蹟信託會(Penang Heritage Trust)的林玉裳主席來帶領我們,逛市場、玩潮州偶戲、吃路邊的炒粿條,到姓氏橋水上聚落的屋內參觀,實際體驗了更多當地的生活方式。

這回還去了祭典前信眾尚稀的大山腳拜訪大士爺,感謝祂保佑我們一路平安。回程時搭乘的老渡輪,讓我不由得聯想到於香港九龍間往返的船程滿滿的英式殖民風情。另一個特殊體驗是在張弼士故居。故居所提供的餐飲與住宿是由Straits Indigo集團經營管理,內容與服務都很到位。從訂位到實際在古蹟裡用餐的過程體驗十分難得,也是很好的再利用學習對象。

在馬來西亞,我看到比原鄉更道地,甚至可說是把時間凍結在離鄉第一代般的建築、民俗儀式、飲食與日常用語;也看到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如今除了有華人生活在華人聚落裡,也有與當地住民通婚的新一代華裔族群,還能見到不再說華語的年輕華人仍然對著祖先牌位磕頭祭拜。在他們身上,撇開馬來西亞的國族認同不談,我看到的是華人血統與文化的傳承和更新。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22 年 7 月 28 日
2020~2021 疫情下的漫長修復過程
2022 年 7 月 28 日
2020~2021 疫情下的漫長修復過程 2
2023 年 1 月 27 日
三地修復的字畫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