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
關於周益記
周益記的身世
時光記事
修復之路
未來的周益記
協會推廣

已故漢寶德建築師曾說到:建築是生活的容器
周益記宅的保存即見證了 清末到現代變動時代中的台灣,
也濃縮了大時代的家族生活變遷。

談起周益記的歷史可回溯至清道光年間(1820-1850年),武功周家自泉州遷至新竹定居,並於城隍廟附近開設茶泰號商行,適逢貿易榮景,累世經營有成。第三代周清泉之妻李氏桔,出生當時北門街舉足輕重的「李陵茂」家族,於1923年自叔輩手中購入大厝,經過修葺整頓,直至1926年,李氏桔攜子周敏益正式入厝,並請書法家李逸樵為大厝門面落款提字「周益記」,這就是周益記宅的由來。李家在清廷治台時期就擁有此宅,在日本治台時代易手至周家,其後又歷經國民政府來台。一棟民宅見證了數次的政權變化,從建築風格及室內的美學體現可以感受東西文化的交織與撞擊,也可道出其姻親、家族在不同時期的起伏發展。 周益記宅的故事就是1880到1980年的大時代故事。

周敏益年輕的時候留學日本,在1928年以媒妁之言娶得大稻埕茶商陳天來之女陳寶釵,爾後足跡向外開展,不僅旅日,亦和妻弟旅法畫家陳清汾共同活躍在上海、北京。周益記宅也因這些姻親關係而更添精采。

不過,周敏益早逝,伴隨著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土地改革政策,家族實力因此削弱不少,周家在此生活到1981年後舉家北遷,只在逢年過節回鄉祭祖。1994年,因長期無人居住,宅內文物遭竊,便掛上保全系統加以維護。2011年,周家第六代周友達先生整合父執輩產權,在他的奔走之下,使得周益記宅於2013年終於成為市定古蹟,並開始籌畫自力修復建築、文物,慢慢地為重開周益記大門而準備。

周益記宅從2013年到2020年陸續進行了文物與建築的修復規劃、家族史的重建,以及與老宅相關的歷史文化教育推廣,除了重現昔日風采,老宅子在新時代的意義以及應該傳達什麼訊息給當代人,是下階段努力的重點。周益記營運團隊於2015年至2018年間逐漸形成,屋主帶著三位團隊夥伴與數十位在地關心文化遺產的社群朋友們共同完成許多行動及合作。冀望,周益記在未來修復開放後能成為竹塹老城區的客廳,循著先人的智慧,提供民眾創新體驗的活動及內容。

享受竹塹的美與人文,
這是我們的使命
恢復北門大街的成熟美,
現在開始。
2021
民國一百一十年
周益記修復計畫審查通過,4月修復工程開工。
2013
民國一百零二年
委託周章德建築師主持周益記宅修復工程設計(周章德屬汝南周家,因周家修的過繼,汝南周家與武功周家成了親戚),同時藉由建築師的幫助,於9月取得新竹市市定古蹟的身份。
2011
民國一百年
周家渡台第六代子孫周友達整合周益記宅持分,開始尋求修復工作的專業建議。
1994
民國八十三年
周益記宅遭小偷,損失部份重要文物,家人整理移出重要文物,老宅交保全管理。
1981
民國七十年
周聖徵一家人終於在不堪通勤辛勞及追求更豐沛資源的理由下,舉家連同阿嬤陳寶釵遷移到台北。此時的周益記宅只能成為過年過節祭祖時的暫時厝。爾後並將一樓部分店面租給鄰居「建新理髮廳」的曾老闆夫妻,協助看顧老宅。
1969
民國五十八年
周聖徵帶著妻小回到周益記宅與母親陳寶釵同住,周益記成為三代同堂的生活場域。
1961
民國五十年
周敏益長子周聖徵結婚,周益記宅再次裝修,抽水馬桶、黑白電視機及現代化傢俱進駐。
1951
民國四十年
周敏益辭世,家務由陳寶釵打理,子女成年後,陸續移居其他城市。
1945
民國三十四年
二戰結束後周敏益才真正回到新竹長期定居。
1935
昭和十年
發生關刀山大地震,北門大街包括周益記宅許多房屋立面損壞嚴重,因此周益記立面及內部多處以當時最流行的形式修復。
1928
昭和三年
周敏益迎娶台北大稻埕富商陳天來次女陳寶釵,成為一時佳話。此後周敏益與陳寶釵育有四男三女,並往返於台、日、北京及上海間。
1926
大正十五年
李桔與周敏益入住,由同出於李家的李逸樵(李雪樵弟,李桔需稱其為叔叔)為大厝題字「周益記」。李桔隔年辭世。
1923
大正十二年
李桔攜周敏益由娘家李陵茂家族李雪樵手中購入北門203、204番地的大厝。
1894
光緒二十年
周家渡台第三代子孫周清泉娶地方望族李陵茂家族的李氏桔為妻,開啟了周李兩家族間的連結。周清泉於1909年辭世。
1846
道光二十六年
老宅的故事從唐山過台灣說起。蒲西派武功周家源於泉州府安溪縣卓源鄉,開台祖周嘉諒渡台於竹塹太爺街開設「茶泰號」,爾後經商有成,家族於此開枝散葉。

2011年,周益記屋主秉持著想要保存這座大宅並且回到裡頭生活的起心動念,自行將周宅申請為市定古蹟,並且成為民間自行保存、自力修復的稀有案例,十年過去了,屋主與修復團隊對於大宅修復工程的每一個工序與細節進行了反覆的討論。2021年4月,我們終於可以向許多長期關心周益記的朋友們宣布:「市定古蹟周益記修復工程即將開始!」周益記團隊在此感謝眾多朋友十年來的協助,也在此通知北門街的鄰居們,修復期間若因工程需求造成您的不便,敬請包涵、見諒或告知現場監督人員。

修復期間,我們會根據工程進度,在周益記臉書更新修復消息。每過一段時間,也會把修復的紀錄發布在部落格裡。即使古蹟修復中,我們仍將陸陸續續舉辦古蹟修復相關之教育推廣活動,讓更多關懷古蹟的朋友們能用不同的方式參與這個重要歷程,有興趣的朋友們請追蹤我們的臉書專頁與部落格。

最後,就讓我們一起期待古蹟修復完成的那一天,卸下施工圍籬、開啟大門與大家再見。

十年磨一劍周益記的
修復之路!
修復之路 開箱中

「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是一棟座落於新竹市最老商業街區北門街的老宅,也是新竹市第一個私宅自行申請為市定古蹟的案例。

周益記在指定古蹟之後,產權人決定自行出資修復並且召集志同道合之文化保存專業者共同籌組「社團法人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簡稱周益記協會),藉由協會眾人的力量,希望在新竹市開拓一個公民的文化遺產交流平台,讓民眾能有更多管道認識、關心並進而積極參與文化傳承的議題。

不論是否具備法定文化資產的身份,只要是在地民眾共同珍惜的人、事、物,都是周益記協會所關心及倡議的對象。2021年,適逢市定古蹟周益記修復工程啟動,是周益記協會及新竹民間文化遺產保存的重要里程碑。

我們希望善用工程期間所引來的關注力,讓更多民眾共同來認識老屋、歷史空間修復及應用的議題。周益記將修復完工後對公眾開放,由周益記協會進駐營運「古蹟學校」,將老宅作為地方文化遺產教育的基地,讓0至99歲的民眾都可以來到古蹟學校裡共同學習或參與教育體驗活動,期許能藉古蹟學校發揮在地共好的影響力。

在地共好
地方文化遺產教育的基地

2020年開春,一場蔓延全球的疫病正在改變全世界的秩序,為未來投下了更多不確定性,迎戰這場動盪的同時,我們也在思索計畫周益記的下一步。過去四年,周益記在籌備硬體修復工作的同時, 軟體的定調與試驗也同步進行。這段期間,台灣各地也持續有個人或是團隊以不同的型態投入到文化遺產的修復及經營,我們到各地參訪性質相似的文化遺產,與經營者們交流並獲取寶貴的經驗,甚至安排了檳城的參訪行程,增廣我們對於文化遺產修復及再利用的想像。這些寶貴的交流經驗也讓我們用以檢視評估周益記下階段的營運規劃—首要考量是在古蹟的文化價值與財務損益平衡之間,創造一種永續的模式。

公共性、文化性與商業性平衡並具的地方文化遺產

為了讓古蹟相關的研究工作與文化價值能獲得更多的公共參與及資源投入,我們成立了「社團法人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以推動文化遺產永續發展之相關工作為協會宗旨。

協會的任務包含: 接受委託進行歷史性空間及相關場所之管理與營運;顧問、研究調查與詮釋。 接受委託進行文化教育推廣及行銷。 策劃並執行文化教育推廣及行銷。 策劃或執行文化遺產相關之研究調查與詮釋。

成立協會除了能廣結盟友讓更多人參與運作,也希望讓推廣工作與古蹟營運工作獨立運作,但是古蹟營收將循社會企業的模式成為協會永續的活水。在推動周益記及地方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工作的目標下,協會需要更多活水投入,除了來自個人捐助及政府補助外,協會將積極拓展與企業的合作,以及來自民間長期的小額資助。邀請與協會有著共同夢想的您,持續支持我們,為臺灣的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出一份力量。

地方文化遺產永續發展
年刊下載
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絲頁「周益記
古蹟地址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59號
通訊地址
新竹市北區長安街50號
版權所有 © B.S. House & Heritage .All Right Reserve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