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活動
紀錄

《南聲囝仔》映後座談會

2019 年 12 月 20 日
導演 / 陳詩芸
引言人 / 孫致文
記錄 / 陳虹菱
圖 / 周益記
南聲囝仔

[108年9月28日-映後座談精華摘錄]

由孫致文老師引言,簡述新竹過去輝煌的南管歷史,但新竹地區南管的延續已經中斷,學校也不再成立南管社團,過去4、50年前風靡的南管音樂便沒落了,陳詩芸導演的紀錄片《南聲囝仔》播出後,孫老師也藉影片的機緣請到張老師及影片中的孩子們到大學與學生互動,並再次從中感受南管精神。

陳導演一開始對南管也不帶任何興趣,經由一次因緣際會聽到南管並開始紀錄,才得以與張栢仲老師認識,也是這個機緣讓她更加認識南管。因為傳統南管講究樂不斷曲,過程中也不能看譜,不管在文化上還是藝術性都是極高的音樂展現。南管一首曲目演奏時間都長至10-30分鐘不等,長時間的演奏背後是紮紮實實的練習,練習的過程也是南管規矩建立的開始,雖然練習的壓力極大,六年級的學長就坐在一旁盯著,剛開始學習經常坐不住,但一天一天下來,他們習得「堅持」的態度,練習的過程養成一個個老成的心靈,比一般的孩子更能看透何謂「傳統」?他們因此自豪,卻也不敢自豪。直到現在,對於孩子們而言,除了一身南管技術與成熟的心靈,更多的是與張栢仲老師之間的祖孫情,因為有這樣在乎孩子感受的老師,這些孩子才能不放棄南管,也才能從中真正感受且學習到作為一個人面對「南管」該有的態度。

左:陳詩芸導演、右:孫致文老師

對談的過程中孫老師也提到傳統音律正逐漸消失中,傳統南管是屬於高雅的樂曲,在過去,只有文人雅士才有可能學習,且在一般的場合通常聽不到,只有在重要的宮廟祭祀才有可能出現,且與現代耳熟能詳的音律不同。南管樂曲通常有自己一套系統的曲調,沒有學習過的人不太能聽懂,且在正式整絃場合中,樂器與樂器之間銜接不斷,形成「樂不斷曲」,聽得懂音律的人能久坐無法離開,聽不懂的人可能就不太有意願停留聆聽欣賞,於是形成,雖然是傳統樂曲,卻有曲高和寡的現象,導致現今的傳承產生極大的落差,這也是孫老師建議的:「或許我們應該開始有更多嘗試,增加傳統樂曲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例如學校鐘聲、垃圾車的音樂等等。讓傳統樂曲更加融入我們的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傳統才不會消失。」

「南管」通常是神明指定要聆聽,宮廟的主事者再去尋找南管館閣前往廟宇祭祀,但近年來因為藝師逐漸老去,加上學習不易,南管演奏又需合奏,容易缺「傢私腳」(樂師),總總因素導致這項傳統文化逐漸式微,也讓南管聲量更小了。

近年,「傳統」意識逐漸抬頭,不少地方也正努力重拾傳統樂器,因為喜樹國小的支持,加上接任校長們的接棒努力,也因此,喜樹國小成立「喜聲社」南管社團,接續過往喜樹地區的南管傳承,也成為喜樹國小相當重視的一環。畢業後的學生儘管離開國小,卻也持續跟著張栢仲老師進入南聲社,成為南聲社重要的生力軍,延續南管音律的傳承,截至目前為止,已能隨著南聲社藝師們一同參與整絃祭祀。

《南聲囝仔》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在樂曲學習的過程中,所有人都如孩子般,永遠都學不夠,只為在每一場演奏,演奏出最好的一曲。張栢仲老師已經年過七十,至今學習依然不曾間斷,同時攜領後輩學習。儘管現在多聽見創新、跨界的南管,老師仍舊堅持走在傳承傳統的道路上,帶著一群後輩像是自己的孫子般對待。陳導演也表示,一開始看老師總覺得太有威嚴不敢靠近,但相處久了就知道,老師的為人處世體現在方方面面。他關心,同時也疼惜孩子,把他們看得比自己還重,同時重視品行,不容忍後輩做錯事,該罵該罰一樣不漏,張栢仲老師說:「藝術好壞是個人修為,規矩最重要。」這樣的情意深深感動後輩,就是有張栢仲老師這樣的人物存在,「傳統」也才能一直維持著本色不斷傳承下來。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20 年 2 月 5 日
《塹城育樂行旅》
2024 年 1 月 15 日
「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