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與彩的送往迎來:周家書畫的人情味

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新竹周、李兩家與北部大稻埕陳家,三個家族在歷史與情感的交會點。2013年起,「周益記」開啟家族建物與文物的修復規劃,迄今已經12年。
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我們希望以「墨與彩的送往迎來:周家書畫的人情味」為題舉辦系列講座,從周益記舊藏的書畫作品出發,帶您穿越時空,在筆墨線條中品味周家書畫與文物背後的人文故事,重溫新竹仕紳家族的文化生活與社交網絡。

𖦹 美術雙重奏:從陳進與新竹書畫益精會談起 𖦹

🔸 講者:王郭章(新竹文史學者)
🔸 主持人:徐淑賢(計畫共同主持人)
🔸 時間:11/8  14:00-16:00

日治時期的新竹,同時存在著新美術與傳統書畫兩條重要的藝術發展脈絡。這場講座將由新竹文史學者王郭章老師帶領,透過新竹出身的畫家陳進,以及由在地傳統文人組成的「新竹書畫益精會」等案例,探討這兩股不同體系在時代變遷中的各自發展與彼此呼應。

我們將從陳進入選日本帝展的「新藝術」之路,對照傳統書畫如何轉型與回應時代潮流,從而理解新舊藝術如何在同一片土地上激盪、交融,共同繪製出新竹獨特而豐富的藝術風景。

𖦹 從周益記匾淺談竹塹書法家李逸樵 𖦹

🔸 講者:劉靜(輔大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
🔸 時間:11/22  14:00-16:00

講者偶見一件「臺灣書家李逸樵揮毫會」摺頁,並見證一場日治時期臺灣北部書畫收藏的捐贈過程中,產生了對新竹書法家李逸樵書法風格的研究興趣,進而於前人的研究基礎上深入探究李逸樵與的家世背景,並因此聯繫李逸樵氏的後代,且梳理其與新竹本地的關係。

本次講座從李逸樵書寫的周益牌匾記出發,從周益記家族求字於李逸樵的聯繫,談到李逸樵本人於清領至日治時期的交遊狀況。

𖦹 筆墨交織:周益記舊藏書畫的故事 𖦹

🔸 講者:徐淑賢(台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 時間:12/6  14:00-16:00

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收藏的書畫,是承載家族歷史的重要寶藏。這場講座將由計畫共同主持人徐淑賢老師主講,帶領大家了解這些書畫背後的豐富故事。我們將探討畫作創作者與周家的關係,並揭示這些書畫如何反映出日治時期的跨海文化交流與家族生活樣貌。透過這些筆墨,您將了解它們在周家社交與文化傳承中扮演的角色,並看見周益記這座古蹟獨特的價值所在。

📍活動地點:新竹市長安街50號
📍活動費用:350元(附茶點)

主辦: 贊助:

 

傳話傳畫大接力

傳話接力-老照片分享講座

城市變化飛速,讓我們不得加快腳步抓住他們的尾巴,已經留下記錄的人或許沒有感覺,自己保留下珍貴的東西,希望藉由傳話接力的方式,讓大家找出已留下的美好,除了自己珍藏,更希望與大眾分享,一起看看新竹過往的風味,共同梳理北門街的印象。

  • 走在風城遺事中:看新竹老房子

講師:康鍩錫
日期:5/13(六)14:00-16:00

  • 我想念故我在–拱辰門邊的點滴時光

講師:吳惠仁、周烜如
日期:6/10(六)14:00-16:00

  • 沒有紀錄就等於沒有發生–媒體人的竹塹城

講師:潘國正
日期:7/8(六)14:00-16:00

講座費用:200元/場

講座優惠小活動:提供民國70年前新竹舊城區(東、南、西、北大路為界)街區照,可免費入場,請私訊周益記粉絲頁!

傳畫接力-地圖製造工作坊

同一條街,你我看到的事物不同,除了google地圖完整的紀錄,每個人眼中有記憶點的又是什麼?地圖製造工作坊引導大家從街區觀察開始,一步步紀錄下自己發現的特別角落,手繪出每個人的觀察與心思,把各自的偏好記錄下來,創造屬於你記憶的北門街地圖。

講師:在地偏好-林思駿
日期:5/27(六) 14:00-17:00

工作坊費用:300元/場

 

指導單位:文化部、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主辦單位: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

 

不只是民藝-文物修復探秘 大師講座系列

「新竹市定古蹟周益記」是一棟座落於新竹市最老商業街區北門街的老宅,也是新竹市第一個私宅自行申請為市定古蹟的案例。古蹟於2021年動工修復,除了建築本身的修復,老宅內也有許多生活物件需要被整理,這些文物乘載時代軌跡,述說著它們的故事。

本講座邀請文物修復與保存的專業老師親自帶領我們穿梭時空背景,一窺文物裡的秘密。老師們將分享科學的檢測與修復技術,了解文物修復的原則及過程。講座裡也會帶出修復好的老物件讓大家可以近距離觀察。今年秋天9至11月跟著我們一同來體驗藝術與科學結合的能量。

|講座場次|

   九月
邀請林仁政老師來與我們分享「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從史學與美學的角度,帶領大家穿越時空,一探周益記文物中所埋藏的故事。經老師詳細解析讓我們了解新竹體家具精湛的工藝價值與文化特色,以及如何鑑賞新竹體家具。講座裡也會展示部分周益記修復完成的老物件讓大家可以近距離觀察,希望將文物維護與修復的概念融入日常生活中,引發大眾對文物保存的興趣。

主題: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
時間:9/2(五)15:00-16:30
講師:林仁政老師

(木質保存專家、一貫道天皇學院學務長)

【直播預告
9/2除了講座之外,我們將在社群平台推出訪談直播分享,先睹大師風采,前導精華15分鐘搶先看。經由林仁政老師與周益記屋主周友達先生的對談,來聊聊「保存周益記老家具的記憶」,修復是對器物的珍惜,也是背後有著傳承的故事與意義,了解過去是如何整理周益記老宅內存有的許多生活物件,及其文物修復、保存的歷程,精彩對談內容不容錯過,期望能將周益記保存理念與經驗和大家分享,歡迎線上收看與我們互動,敬請期待!

十月

陶瓷修復怎麼修?我們邀請賴文進老師來分享陶瓷修復觀念,從基本的陶瓷修復材料及工序的認識,談到現代陶瓷修復的分類,包含考古研究修復、博物館展覽修復及商業修復等。除了基本的修復觀念還有現代修復方式與傳統的金繕及鋦瓷技法的觀念傳授。

藉由周益記彩陶水缸修復案例,一起來聽聽物件修復過程是透過哪些修復技術重獲新生。修復過程如同修復師回到過去,與過去的藝師對話,進而展開一連串的發現並結合人文與工藝探討。希望透過此講座讓文物修護概念更走近大眾生活,體現愛物惜物之情和傳承的意義。

主題:陶瓷修復—以周益記彩陶水缸為例
時間:10/14(五)15:00-16:30
講師:賴文進老師
(正修科技大學
文物修護中心 修復師)

   【直播預告

第二場由賴文進修復師與周益記屋主周友達先生對談,一探周益記老宅院那破損大型彩陶缸的秘密。修復師是如何利用陶缸的釉料成份檢測,試圖解開周益記彩陶水缸的身世之謎,並透過修復師的巧手精修,運用現代與傳統的修復技法將破損的陶缸修復還原,先睹為快周益記彩陶水缸before →after的大變身,精彩內容不容錯過,歡迎線上收看

十一月

漢人社會對祖先的崇拜講求慎終追遠,將祖先肖像掛在廳堂供子孫追憶、懷念,因此描繪祖先形象的肖像畫便應需求而生。祖先畫像除了反映出當時家族的故事背景,更有許多關鍵資訊包含其中,從穿著服飾的品級、圖像對應其生前功名,畫像的繪畫技法與顏料色彩的應用,可看出不同時期的藝術表現,都能透過祖先畫像推敲出許多文化脈絡以及文化意涵。

文物修復探秘壓軸場,特別邀請專長東方繪畫修復、紙質修復與保存的范定甫修復師。經由他修復周益記的祖先畫像案例談起其中的修復過程與發現,進一步介紹紙質修復相關知識與倫理,以及其他祖先畫像修復案例的分享。修復師就像是文物的醫生,必須了解物件背後的歷史,才能進行修復,不僅修復物件本身,還修復完整了物件背後的家族記憶。希望藉此講座推廣對紙質文物修復與保存觀念的重視。

主題:遇見周益記「祖先畫像」
時間:11/5(六)15:00-16:30
講師:范定甫老師(三間SJAC修復工作室創辦人)

【直播預告

當周益記屋主周友達先生在老宅裡發現存放已久的祖先畫像卷軸,心疼卷軸畫的微損狀態,也興起他想探究祖先肖像畫的文化脈絡。因緣際會他遇到了專長東方書畫、紙質修復與保存的范定甫修復師,由他來與我們談談周益記的祖先畫修復過程。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范定甫修復師曾任職於大英博物館修復部門,以及國立故宮博物院等單位,經手修復過非常多珍貴的文物,擁有相當豐富的修復經歷,想知道修復師工作有遇到什麼特殊的案例嗎?別錯過此次精彩對談內容,歡迎線上收看

|注意事項|

*防疫持續落實,入場量體溫及消毒,講座期間請全程配戴口罩!
*活動會場為長安街,非北門街古蹟內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新竹市文化基金會
合作單位:ZOOMOUT影像事務所

台灣周益記文化遺產永續發展協會
電子信箱
[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絲頁「周益記
古蹟地址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59號
通訊地址
新竹市北區長安街50號
版權所有 © B.S. House & Heritage .All Right Reserved.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