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活動
紀錄
2019 年 5 月 5 日
編輯部
講者|孫致文、黃思超
記錄|林立欣
圖| 周益記、林立欣
淺斟低唱望明月

[107年10月6日-講唱會精華摘錄]

【前言】

南管是昔日竹塹漢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休閒活動,這場邀請到了中央大學的孫致文老師及黃思超老師邊講邊唱,帶大家認識南管,了解南管文化在新竹的風華興衰。本日的活動地點鄰近愛文街,離崇孟社的社址(謝家)很近,謝家現在還供奉著崇孟社的祖師爺,也就是南管的樂神孟府郎君。此外,活動地點旁邊是長和宮,在新竹南管復興的這段期間,長和宮的信眾成立了「長和南樂社」。這場講唱會,便是要向新竹的南管前輩絃友致敬。

淺斟低唱望明月

【講師、樂師介紹】

孫致文:新竹縣湖口鄉客家人,就讀中央大學一年級時,跟著李國俊老師學南管。之後從大學、碩士到博士,整整十三年都參與李老師帶領的南管的活動。1996年從他讀碩士班時又接觸了北管,並參加新竹「振樂軒」子弟團。

黃思超:中央大學中文系博士,主要研究崑曲曲牌。先後在實踐大學、中央大學任教,學習南管、崑曲、京劇,能教、能唱、能演。目前為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研究員。黃老師一直帶著中央大學的晚輩們還有他的學生們持續在練習南管。

尹子玉:目前在開南大學應用華語系任教,是中央大學博士班畢業的校友,比孫老師晚兩年加入中央大學的南管練習。李國俊老師為中大的南管社團命名為「青玉齋南樂社」,其中的「玉」就是取自尹老師名中的一字。尹子玉老師跟孫致文老師也曾一起到台北的漢唐樂府,跟王心心老師學琵琶。

劉宛頤:今年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是中央大學法文系校友,在大學期間常旁聽中文系的課,之後也跟著李國俊老師學南管,並到「江之翠劇場」學習梨園戲身段。今天會特別請她解說梨園戲的基本身段。

張書銘:新竹縣客家子弟,就讀實踐大學中文系時跟隨黃思超老師學南管。

SONY DSC
從左到右:孫致文、黃思超、劉宛頤、張書銘、尹子玉

【背景及典故】

南管有很多別名,有:絃管、五音、南樂、南曲、南音,又因為南管的祖師爺是孟府郎君,所以又有「郎君唱」的稱法。在台灣,大家比較常稱呼為南管,而在中國比較多人稱呼為南音,在東南亞則稱之為南樂。它是流行在閩南地區的一種傳統音樂,在泉州80、90年代,家家戶戶都會唱南管,是很流行於當地民間的一個樂種,而因為閩南這一帶的泉州人移民到臺灣、東南亞等地,因此南管不僅隨著移民傳到台灣,在東南亞菲律賓、新加坡等地也都有南管傳唱的聲響。

螢幕快照 2019-05-03 下午1.48.54

南管的祖師爺--孟府郎君,也就是五代時後蜀最後一位君主孟昶,孟府郎君手上拿著彈丸跟彈弓是他的傳統形象。傳說孟府郎君喜歡打獵,擅於使用彈弓,所以手上都會拿著彈丸跟彈弓。甚至有人說不同館閣中的孟府郎君的畫像或神像,手上彈丸的數量還有一些不一樣,但大部分看到的都是一顆彈丸,如果手拿超過一顆彈丸,就表示這個館閣的實力比較好,人也比較多,唱曲也比較厲害。

黃老師接著以台南南聲社的先賢圖開始介紹臺灣南管館閣的生態。照片中的對聯上有「張仙」二字,是跟孟府郎君有關的典故。後蜀被滅後,宋太祖將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迎到宮中;由於思念故人,花蕊夫人就把孟昶的畫像掛在寢宮中,對外宣稱畫中人是一位送子的神明,叫做張仙。後世有些典故會記載南管祀奉名叫張仙的神明,其實只是孟府郎君名字的代稱。

在館閣的「先賢圖」上,除了記錄該館已逝的前輩姓名外,上端往往還有四個字:「五少先賢」或「五少芳賢」。這是南管人津津樂道的一個典故。據說康熙六十大壽這年(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向宰相李光地表示他想知道南方音樂的旋律,於是李光地就修書到泉州,並找到當地五個比較優秀的樂師,引薦到御花園演奏給皇帝聽。皇帝聽後喜歡南管的和諧優美,就將他們留在皇宮,以便能經常在御前演奏。滯留宮中多年後,五位樂師想回泉州晉江,於是在御前演奏了南管四大名譜之一的〈百鳥歸巢〉;康熙得知他們思鄉之心,便賞賜他們涼傘和宮燈,讓他們還鄉。在館閣奉祀的先賢圖上,那五位樂師的名字就寫在頂端。而康熙賜予五位樂師的涼傘、宮燈(烏紗燈),也成為南管演奏時延續至今的標準配置。正式演出時,還會張掛一面彩匾,寫著「御前清客」,因為這是曾經演奏給皇帝聽的音樂。

此外,南管唱奏時,演奏者腳下踩著金獅,據說這也是康熙御賜。彈奏琵琶、三絃、二絃時,如果右腳不跨在左腿上,樂器不太能穩固,但在皇帝面前這種「翹腳」的姿勢有失禮儀,所以康熙就把他坐前墊腳的金獅賜給了樂師,讓他們踩著演奏。直至今日,上四管演奏者腳下各有一座金獅,以顯尊榮。

【上四管與座次】

南管演奏的座次是:三弦—琵琶—拍—洞簫—二弦。

SONY DSC

(1)拍:音似ㄆㄧㄝˇ,這是坐在正中央的人手拿的一個節奏的樂器。從晚唐的韓熙載夜宴圖中可以發現,有持節的演唱者拿的也是這種拍。拍一共有五片,一般的拿法是:左手拿三片,右手拿兩片。而左手位置在上,右手位置在左手下方,讓穗子懸在左邊。此外,持拍時一定要正襟危坐,拍板不可倒斜。在唱奏時,每到要打拍子的地方,就輕輕的打一下。

(2)琵琶:是南管的主奏樂器,它跟國樂琵琶除了形制不同,拿法和指法也不同。國樂琵琶是直抱,而南管琵琶則是橫抱。國樂琵琶的上端向前彎,而南管琵琶則是向後,正所謂「曲項梨形」。這種琵琶的樣式,各莫高窟所見晚唐熾盛光佛壁畫中菩薩橫抱琵琶的樣式相近。日本奈良正倉院還保留了唐代琵琶,這種琵琶須用撥子演奏;日本的平家琵琶至今仍如此。而現今南管琵琶雖是用手指彈奏,但用手腕之力點、挑的彈法,仍延續了用撥子彈奏的形態。

(3)三絃:顧名思義就是三條絃的樂器,底下是蒙蛇皮。它在譜上的指法彈法跟琵琶相同,有延續琵琶音響效果的功能。

(4)洞簫:南管洞簫的長度一定要是一尺八寸,從竹子的根部開始,一定要九節十目;開孔一定要從第五節的地方開始開兩孔,之後每節開兩孔。正因此,一把合規格的簫,其實並不易得。吹奏洞簫的動作是有講究的,雙臂要像鳳凰展翅。

(5)二弦:它跟二胡最大的差別在於:二弦的弦軸粗的部分是在琴桿的前面,而弦也是固定在前面,和常見的二胡相反。此外,二弦的軟弓在運時是有難度的,當演奏外弦要用推的,而內弦則用拉的。

琵琶和三弦演奏的是骨幹音,洞簫和二弦是裝飾音,前兩者為骨,後兩者為肉,並且三弦延續琵琶的音響,而二弦延續洞簫的音響效果,所以整個骨肉組合起來的聲音很悅耳。

【下四管與打擊樂器】

上四管加上演唱是最基本的形式,有時會再加上下四管跟曖仔(小嗩吶)、品仔(笛)。上四管、下四管以及曖仔和品仔加起來叫做十音會奏。下四管樂器包括:雙鐘、響盞、叫鑼、四塊。

SONY DSC
老師們在介紹下四管的不同樂器時,分別以〈棉搭絮〉第一句做示範。

傳統的中國音樂是沒有指揮的,南管演唱時,執「拍」者就負責控制節奏,樂曲的開始則是看演奏者彼此間的默契。一定要大家配合才能完成一段樂曲,像南管是由琵琶開始撚指(由慢漸快的點、挑),然後簫才吹,直到三弦第一個音彈下去,大家就要開始進行樂曲。

【認識南管樂譜】

在熟悉了樂器後,黃老師帶領大家認識南管樂譜,除了講解「管門」、「門頭」等概念外,也教大家練習看譜、唱譜。

螢幕快照 2019-05-03 下午2.01.27

南管唱可分三種:指、曲、譜。「指」是比較大的套曲,有唱詞,但演奏時不唱。「曲」是單支帶詞的曲子。「譜」則是演奏曲。南管在唱奏時不能看譜,無論樂曲的長短,都要背起來。此外,唱曲時第一句跟最後一句都要站著唱,表示行禮的意思。南管樂曲都是用泉州音演唱,有時拍跟拍之間唱的音可能不多,所以會把音拉長或頭腹尾切三段來唱。接著,老師們唱奏〈五空管〉的〈感謝公主〉和四空管的〈望明月〉。

【新竹的館閣與軒社】

介紹完南管的背景,孫致文老師接著帶大家來回顧新竹地區的南管活動發展。

早期的《新竹文獻會通訊》就紀錄在清代的時候,新竹有三個南管的館閣:金興堂、集賓堂和延續很長時間的玉隆堂。這三個館閣是在清代很重要的, 1908年的《漢文版台灣日日新報》,寫道七月十五城隍繞境後,有御前清客奏南管音樂。

  1. 金興堂:成立於道光以前。
    金興堂的創辦人姓金,後由潛園(林占梅)繼承,並延續活動。
  2. 集賓堂:成立於光緒中期。
    集賓堂由林占梅的堂兄弟林清海創立。
  3. 玉隆堂:成立於光緒年間。

【老字號的玉隆堂】

玉隆堂是新竹延續最久的館閣,其中的團員林賢曾受邀回到泉州教人唱曲。玉隆堂當時還曾籌資在城隍廟後方建曲館,但是具體位置不知,後來因為財產問題曲館而被賣掉。此後,絃友們就在幾位團員家中聚會唱曲,其中又以在蔡成發家中聚會的次數最多。玉隆堂在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前很活躍,謝水森先生記載了玉隆堂最後一次開館授徒是在長安街97號,就是長和宮對面的「後車路」。到了1961到1966年間,他們將曲館設在錦珍香餅舖二樓(現在的新竹一信儲蓄部)。1966年,由玉隆堂的負責人彭金興負責玉隆堂的館務,當時還有很多的演奏活動。到了1971年,幾位弦友先後逝世,再加上電視、電影等新型態的娛樂出現,聚集的唱曲活動逐漸式微,最終解散。

在玉隆堂活躍其間有「十三位先生」,和「十二位學生」。十三位先生中有愛文街幾代都在做燈籠的謝旺先生,還有子孫仍在城隍廟附近賣冬瓜茶的高福慶先生。謝旺先生的孫子謝宗澤先生說,以前愛文街進新竹城的主要道路(即「隘門街」),船到新竹港後,人、貨都經過愛文街進城,而謝旺先生就會在那裏打聽有沒有會唱曲的泉州人到新竹,希望對方教他唱曲,也因而學了很多曲子。在十二位學生中,張坤和吳贊龍是很重要的人,張坤同時也是北管振樂軒中重要的子弟,可說南北管都精通。這些人讓玉隆堂的名聲傳揚到全台灣。戰後,他們仍然以玉隆堂當作名號繼續練習,並請了一位台北的老師沈夢熊來教曲,絃友們尊稱「熊先」。熊先的教導方式跟新竹人原本學南管的方式不一樣,熊先喜歡長滾,但長滾的詞比較多,所以習慣用抄寫的方式學習,而新竹絃友們原本學的曲子比較短,再加上不見得每個人都認識字,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花時間背這麼長的曲子,所以,以謝旺先生為核心習慣「口傳心授」的一群玉隆堂成員,就離開並另外成立曲館--崇孟社,崇「孟」,就是孟府郎君的孟。

【一度活躍的崇孟社】

崇孟社在1956年成立之後,跟玉隆堂分庭抗禮、各自發展。他們不但會固定練習,也會固定舉辦春、秋兩季的「郎君祭」。根據謝水森先生提供的資料,在1974年到1975年,還有二十五位弦友參加。1982年是很重要的一年,因為崇孟社加入了中華民國南樂協會,然後還參加了全國南音會奏。會奏,是指邀請其他弦友一起交流。1985年謝水森先生就主持並規劃了全國南音會奏,地點在新竹社教館(現在的新竹生活美學館)。謝水森先生對於這場會奏的成功很是自豪,因為交情要夠,才能邀得各地館閣絃友參加;再者,曲目的安排也很不容易,必須依曲目管門排序,也要顧及曲館的分量和絃友的輩分。會奏結束後,所有館閣都很盡興。

2001年受謝水森先生之邀,孫老師跟隨李國俊老師參與崇孟社的整弦會奏,地點在北門街口的卡爾登飯店。傍晚的時候大家一起唱曲,到了晚上謝水森先生辦桌請大家吃飯。接下來看到的照片是2015年謝水森先生過世時,台北閩聲社來「樂祭」,這是很盛重的儀式,不是出錢可以請得到的。

【匯聚絃友的閩聲社】

為了化解玉隆堂、崇孟社的心結,崇孟社的年輕團員又另外發起成立了「閩聲社」。既然都是唱泉州樂曲的弦友,因此以概念更大的「閩聲」為名。閩聲社第一任負責人蘇木成聘請劉贊格先生來教曲,在1981年還邀請了菲律賓的「國風郎君社」在新竹市政府的大禮堂演奏。當時菲律賓的國風郎君社在華人世界中是很知名的。1997年,孫老師曾在新竹西門的北極殿(玄天上帝廟)見過閩聲社舉辦的郎君祭。在那之後,閩聲社便很少有公開活動,如今則已停止活動。閩聲社的孟府郎君像刻得很精細,手上有彈丸,神像目前供奉在林雲洲道長家裡;至於其他涼傘、彩匾、踏獅等東西,已經不知道在哪裡。

【積極傳承的金湳社】

新竹還有一個館閣,名為「金湳社」。「金」是指金門厝(今金竹里),「湳」指湳雅,「社」是指舊社。金湳社將這三個地方的小孩組成在一起學習的樂曲。1974年開始有這個培育計畫,在北門國小、光華國中教了四十幾個小朋友,而其中之一就是林雲洲道長,因為練習場地在他家,所以就參加了。金湳社本來是學北管、舞龍等,所以金湳社奉祀的是田都元帥,但後來也奉祀孟府郎君,就在農曆六月十一日,合祀兩位祖師爺。「金湳社」後來改名為「金南社」,至今仍參加新竹廟會活動。

【振樂軒保存的南管史料】

成立正滿一百六十周年的振樂軒子弟團,保留了多本北管劇本、曲譜。孫老師整理資料時發現一些沒公開過的文獻。其中有抄寫在毛邊紙帳冊內的《梧桐葉落》等常見南管曲文,其中一冊封面就寫著「南北交響」。此外也有張坤抄寫在音樂作業簿上的南管曲文。更有趣的是,這本音樂作業簿其實也是振樂軒曲館興建及落成的收支帳冊,紀錄了軒員出資的金額以及各種支出項目。不但詳細紀錄了建造曲館的紅磚、水泥、瓦等建材的數量跟價格,甚至還有米、糖、蛋、味素等食物或調味料的支出,以及落成當日招待賀客的茶水、香菸支出。致贈賀禮的名單中,除了新竹北管友軒,還包括張坤所屬的「玉隆堂」。據孫老師敘述:振樂軒舊曲管內,掛有兩幅寫著「玉隆堂敬贈」的畫,可惜拆除舊曲館時並未保留下來。新竹這種南管、北管密切交流的往事不知何時才能再現。

螢幕快照 2019-05-05 下午3.21.54

【梨園戲】

除了絃友坐唱形式的活動,南管其實也與戲劇結合,不僅是戲曲戲劇舞台上的音樂,也可以有身段。根據《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有唱泉州音(南音)的「林阿豬、蔡道、胡阿菊三班」。當時戲班未必有劇團名,文獻中記載的,可能是班主的名字。其後,官方文書的《台灣私法》中,記載了一則在清同治元年的事情,提到胡阿菊的戲班,是一個僮伶班,也就是所謂「七子班」。因為南管的樂曲多是才子佳人或是吟詠風月的故事,要年輕貌美的的人來演比較好看;再者,由小孩子來演梨園戲,身段細緻、聲音好聽。南管唱曲,無論男女都要用本嗓,不用假嗓,音再高都要用本嗓,沒有變聲的小孩是最適合的。由童伶組成的「小梨園」之外,由成人演出的戲班稱「大梨園」。在新竹就曾經有小梨園班,名為「香山小錦雲」。香山小錦雲班是由新竹人跟台北人合資組的,當時的演出廣告還被收在呂訴上的《台灣電影戲劇史》中,廣告詞「特排〈看瓊花〉,特別改良大好戲」跟「新排〈孝婦奉姑〉,特別改良,與別家不同」,都特別強調「改良」、「新排」,可見在傳統劇目外,也有創新的嘗試。演出廣告還提到他們曾到宜蘭演出,說明他們不只在泉州移民居住的城市表演,還到以北管著名的宜蘭去演出。

雖然不能明確知道小錦雲廣告詞中的「改良」究竟如何,但新竹的梨園戲確實曾有大膽創新--「南北交加」,就是將北管的「打」跟南管的「唱」結合在一起;南管的唱加上了北管的鑼鼓,北打南唱,讓梨園戲有了新面貌。這種「南北交加」的演出,有人記作「狗咬戲」,認為既不南又不北,又不是泉州方音也不是官話。但因為「狗咬」一詞不雅,之後有人寫作「九甲」或「高甲」,其實可能都是「交加」的諧音。中國和臺灣的藝文界、學術界如今都普遍用「高甲戲」稱之。

新竹的「香山小錦雲班」後來被台中的王包買下,改了幾次名字,後來定為「泉郡錦上花」。泉郡錦上花原先也是演傳統的梨園戲,當時它的演出就加入了北管系統的南北交加;謝水森生前曾多次表示,這種演出型態,是王包和他父親謝旺兩人在家裡商量出來的。泉郡錦上花的最後一任班主蔡泗川1996年接受《中國時報》記者訪問時,就抱著王包傳給他的琵琶留影。蔡泗川先生一直在新竹的社區大學教唱歌仔戲跟南管,直到2011以九十二歲高齡辭世。

【梨園戲身段示範】

老師們演奏〈直入花園〉,並由劉宛頤老師示範梨園戲的身段。

梨園戲的身段承襲懸絲魁儡而來,看似有些僵硬,其實很細緻,有一些動作要求,像是「舉手到眉毛,分手到肚臍」。劉老師示範的身段,有些就像懸絲魁儡,手的動作、腳的步伐動作都不大,還會震動。

IMG_7328

【煞譜】

南管唱奏的最後,都會以演奏「譜」作收節,稱作「煞譜」(煞,是收煞、結束之意)。此次,演奏的是〈陽關三疊尾〉。

前面有提到,三弦主要搭配琵琶,延續琵琶的音,一般並不單獨呈顯三絃的聲音;但〈陽關三疊〉有一段卻是要求琵琶與三弦聲音分明,要等琵琶彈了之後,三弦才能彈,營造一種錯落、離情難捨的感覺。

透過南管樂器的介紹了解到它們都有古老的歷史,而這些南管的樂曲本來也都有固定的族群,在來到新竹之後,不但互相交流,也曾經揚名全台灣。雖然現在這種交流跟延續的速度放慢了下來,但仍期待有一天,南管和北管在新竹的大街小巷都可以變成一種「生活場景」。演奏〈陽關三疊〉作今年周益記「秋獻場」講唱會的收結,也正是希望南管文化和樂音可以在新竹一直疊唱下去。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19 年 12 月 20 日
《南聲囝仔》映後座談會
2020 年 2 月 5 日
《塹城育樂行旅》
2024 年 1 月 15 日
「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