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TOP
活動
紀錄

紙質文物維護與典藏(上)

2024 年 1 月 8 日
紀錄:周益記/講師:戴君珊

戴老師是東方紙質文物修復師,這是一門跟材質密切相關的學問:中式修復會學書畫、膠彩、卷本和書紙,西式修復就會是水彩紙、海報、印刷書等國外發展的材料。戴老師大學畢業之後想要走專門的技術,往興趣發展。她說:「修復師的專業讓她去了想都沒想過的地方,包括博物館的修復室,可以把框拿掉,玻璃拿掉,看到文物素顏的樣子,文物背後的樣子。」從她進入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門實習,也去過故宮博物院,到正修科大修復中心,修復工作已經執行了大概已12年左右。

老師一開始分享了她修復工作裡有趣的經驗,讓我們可以對修復師的工作有點想像。

工作環境:

當時費盡千辛萬苦終於進到紐約實習的時候,紐約的老師看到戴老師的第一句話就說「你個兒太小,不適合做修復。」戴老師立刻回說:「我在台灣工作的時候,他們會準備小板凳給我。」這張在故宮的工作照片,可以看到桌上是一幅畫的背面,戴老師說:「宮廷裡有很巨幅的作品,尺寸也不是一般人能處理的,人再高也有更大的作品,所以有很多方法可以克服這樣的問題,而且修復是一個合作的工作,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後來她也去到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門,照片裡後面是戴老師的老師,他是北方人,身材很高大,照片的前面是戴老師,工作的桌子很低,那其實是日本老師在用的。日本老師習慣在榻榻米上面工作,都是跪著工作。

修復程度:

故宮有很多脆弱年紀很大的文物,因此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能大修。紙質作品大修的時候都要用水洗,還會揭除背紙,很多工作可能都會傷了作品。所以很多時候是做小修,比如掛起來凹凸不平很嚴重,摺痕尖銳的地方可能會斷掉,需要用些方法讓狀況趨緩。修復師會用頂條打撐,用紙條從後面頂平,然後壓平,讓掛軸掛起來的時候看起來好一點,這就是小修小做。

在正修有許多海外合作的機會,修復團隊去過香港跟佳士得拍賣公司合作,也去過新加坡跟藝術品運輸公司合作,做運輸前後需要的檢查,或是緊急狀況的處理。拍賣公司和博物館的需求非常不同,博物館希望把修復做到最好,每一個步驟都需要等一下,先請人來看、來研究。可以做?不能做?都需要討論。但拍賣公司想的是不一樣的事「什麼時候可以做好?」「作品我們明天就要拿到,要拍賣了。」「可不可以盡量看不到?不要讓別人知道有修過。」這兩個性質的業主要求非常不同,能給修復師工作的時間長度、工作環境都不一樣。

修復師是很近代才發展出來的專業,以前文物都是由誰來修呢?戴老師說,大家最一開始想到的通常是送回給創作的老師,請他把破的、損壞的、不見的補一補、修一修。聽起來很合理,這是他的作品,修完了還是他的。如果老師過世了,也有他的後代或教出來的學生可以做,但有可能後代或徒弟的功力不會比原作者好。接下來被想到的是裝裱師,做裝裱或重新裝裱時可能被客戶要求修一修、補一補,裝裱師也會有他師父流傳下來的經驗可以做些處理。現代有修護師,修護師不單單跟師傅學,也要學習從科學的角度思考,思考作品為什麼損壞,評估解決的方法,而且要預測修復後十年二十年以後的變化,是不是還可以是很好的狀態。

接下來戴老師用照片說明了紙質的各種劣化狀況:

第一種是斷裂,鋸齒狀的裂開。畫作是軟的紙,四周繃緊在板子上。紙吸了水氣跟乾燥的過程會有脹縮,靠木板撐住的四周很緊,中間很脆,脹跟縮之間被拉斷,從一個小破洞裂痕到裂開一大段。

第二種是摺痕。這幅畫在運輸過程中被簡單黏在裱板上,紙黏四個角,玻璃框在運輸過程中被撞破,玻璃因為重力擠壓往下拉,造成摺痕和破裂。

第三種是皺紋。這個皺紋的分佈有個規律,好像從字的中間往外發散,應該是中間的字用的墨有膠,把字的範圍限制住不會變化。但周圍是普通的宣紙沒有裝裱,吸水氣會脹縮。作品的背板是木質,接觸木板會滲出深色,沒接觸就是原來的白色,所以出現有顏色的皺紋。另外上下兩條白痕,白痕旁有摺痕。可以想像畫心被繃在背板往後折,接觸的地方有皺褶汙染,沒有接觸的地方是白色,所以元凶是背板。

至於摺痕跟髒污是比較常見的劣化。還有一些劣化狀況是一定會產生,沒有辦法避免的,比如扇面、地契或地圖,都是收折起來保存的。

以上是物理性或人為操作造成的損壞,接下來老師舉例說明了幾種化學性劣化。

下圖是生物性的褐斑:

有時候一件作品先是看到兩、三點褐斑,過幾年看到五點、十點數量更多的褐斑,這種通常是生物性的褐斑,比如黴斑黴菌。它有個特色可能是中間有核心,旁邊有好幾個小點點,一群的。或是中間有個點很深,或是立體毛毛的。通常這種都是生物性褐斑,跟背板跟溫、溼度有關係,會生長越來越多,跟化學性褐斑不一樣。

生物性病蟲害居家常見的是黴菌,蟲食,或排遺,糞便或碎屑,這些除了色素汙染,也會有各種黴菌,會滲入紙張,產生色素,生物在紙上生活會有熱,會讓紙張降解,越來越鬆。但這其實是最危險的緊急狀況,因為這是持續進行中,不處理會持續擴散,所以有蟲的要先除蟲,不能跟其他藏品放一起;有黴的要先保持濕度平衡,乾燥,然後把黴剔除下來。生物性褐斑是修復師最害怕的狀況,不能小看這個狀況。如果家裡掛軸有蟲,會從一個洞變成二十個洞,因為蟲往外面吃進去,一層一層越吃越深,在近代修復的做法是要把一個一個洞補回來的,所以卷軸的蟲蛀很令人頭痛。

颱風大雨或地震過後,都會有一批水損文物,比如日本大海嘯。當時日本就總動員到當地協助文物搶救。因為文物曾經泡在海水裡面,而且數量龐大,所以當時的辦法是組織民眾以SOP執行搶救。第一要務就是用流動水洗掉海水「脫鹽」,然後乾燥冷凍,把黴菌先停下來。

膠水殘留:

這種狀況非常常見,遇到文物破損了就用膠帶來固定、黏住,一開始貼的時候一般人不覺得是問題。但大部分的問題是它很黏,拿不掉,硬要撕掉的話會把表層撕掉。也有時膠帶不黏了,脫落了,但膠漬還留在上面。膠漬會被纖維吸收進去,紙張會變黃、脆化。有些人拿字畫來裝裱,運送過程為了固定,常用膠帶黏四角就帶過來。一般大眾會覺得膠帶沒什麼問題,這樣貼還很容易移動,比如無痕膠帶很容易撕下,但其實它放久了是最難清除的。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
2019 年 12 月 20 日
《南聲囝仔》映後座談會
2020 年 2 月 5 日
《塹城育樂行旅》
2024 年 1 月 15 日
「獨具一格」新竹體家具鑑賞
LOADING
LOADING